君士坦丁堡的防御依赖于其西面壮丽的城墙。城池呈现三角形,南面是金角湾,罗马士兵曾用铁链封锁了土耳其舰队的航道,北面是马尔马拉海,唯一暴露的就是西面。1000年来,这座城市的西城墙经过多次加固和扩建,成为了世界上最坚固的防线之一。厚达12米的三重城墙,结合了大理石和坚固的石料,几乎无法被攻破。只有地震和火山的力量才能撼动这座防线。君士坦丁堡经历了26次围攻,唯一一次被攻破是在十字军的背叛下,而此次围城,无论是战术还是技术,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战。
中世纪的最强火炮
为了摧毁这座不朽之城,苏丹穆罕默德二世召集了最顶尖的工程师,设计了一门惊人的火炮——由乌尔班制造的巨型火炮。其炮管长达6米,重达17吨,口径高达762毫米,发射的炮弹重达680公斤。这些花岗岩炮弹能够飞行1.6公里,并深深砸入地下近两米。400名工人花费了巨大的精力和时间,将这门重型火炮运输到城墙外。当这些半吨重的炮弹一颗颗落在君士坦丁堡的城墙上时,整个城市开始震动,一些城墙甚至崩塌。尽管守城的士兵迅速用木板和麻布堵住了缺口,依然无法阻止敌人的猛烈攻击。每次火炮发射后需要几个小时才能重新装填,城中的民众纷纷上街,齐声祈祷,士兵们坚守城墙,迎接每一次炮火的冲击,然而,经过六天的防守后,第七天清晨,火炮的炮膛终于爆裂。
罗马帝国的最终覆灭
面对长时间的围攻和无法战胜的敌军,君士坦丁堡的守军士气日渐低落。此时,苏丹穆罕默德二世决定采取新策略。他将目光转向了金角湾,尽管那里的航道被铁链封锁,但如果能够将战舰从陆地搬运过去,将会引起东罗马的注意,迫使他们调动兵力进行海上防御,进而减轻正面进攻的压力。于是,他命令部队将70艘战舰翻山越岭,使用原木和油脂铺设滑行道,带领5万士兵在一夜之间成功将这些战舰运入金角湾。第二天,罗马市民还未察觉,土耳其舰队的炮火便从空中倾泻而下,君士坦丁堡的防线出现了缺口,敌军的进攻愈加猛烈。君士坦丁十一世亲自带领士兵前往前线,组织防守,虽然他亲自带领并激励士兵们奋力抵抗,但不久后他被流弹击中,负伤倒下。尽管士气一度恢复,最终还是无法阻止敌人的入侵。
就在敌军突破城墙的瞬间,土耳其士兵从小门闯入,举起旗帜高喊“城已破”。守军误以为内城已被占领,顿时士气崩溃,纷纷放弃抵抗。奥斯曼大军趁机涌入城内,席卷了整个城市。君士坦丁十一世意识到大势已去,决定以身殉国。他脱下皇袍,拔剑冲向敌人,最终倒在血泊中。当天晚上,奥斯曼帝国成功占领了君士坦丁堡,并展开屠杀,居民和战俘纷纷被屠戮,许多历史建筑和艺术珍品被摧毁或掠夺。圣索菲亚大教堂被改成清真寺,这座曾经辉煌的城市和帝国也彻底沦陷。
结语:
曾经那个高声宣告“我来了,我看见,我征服”的伟大罗马,如今彻底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。奥斯曼帝国将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,并将其作为新的首都。与此同时,幸存的东罗马学者将古希腊罗马的文化和知识带回西欧,这为后来的文艺复兴提供了知识的源泉。而土耳其的控制使得东西方的贸易通道被严密把控,欧洲不得不寻找新的通路,最终发现了美洲,为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。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